河北省清河县“大运河文化”
发布时间:2019-04-18阅读数:509来源:县文广新体局作者:清河县石家庄商会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条人工河道。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0多公里。清河,便是一座因运河而兴的县城。
在以往地方文献中,也不乏清河与运河的记载。历史上,清河既是一个有名的码头,商贸繁荣,同时,又由于紧靠运河,亦受河堤决口带来的水患苦恼。根据民国《清河县志》、《清河水利志》等历史资料统计:在清河最繁荣的隋唐时期,清河发生水灾15次;两宋时期,运河决堤6次,每一次都可谓灭顶之灾,连清河郡城池也被水淹没;随后的元、明、清至1963年,河道决口40多次。为了降低水患灾害,河岸两旁建起了很多险工。险工工艺,指在经常受水流冲击,容易贴溜出险的堤段常见的工程设施。有史书记载,清光绪年间运河清河段河堤险处很多,当时计入的险工有十处,总长三百多丈。而在诸多的险工设施中,朱唐口险工则是颇具代表性的一处。朱唐口险工位于朱唐口村村北,自清末建成后到20世纪90年代,曾经历次修缮。险工长961米,材质分别为抛石坝、干砌石及浆砌石坝、井柱网格坝、青砖砌三合土坝,它代表了不同时期险工的不同做法,从侧面反映了对大运河堤防治理在科学技术上的不断改进。目前,朱唐口险工已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管之前的清河郡,还是后来的贝州城,城市的历史、河的历史,两者息息相关。习惯上,我们如今说的“大运河”,一般指的是京杭大运河。其实,历史上大运河分为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两个系统。隋唐大运河始于隋炀帝大业年间,而京杭大运河开凿于元代世祖至元年间。对于清河来说,这两条大运河都从清河境内穿过,为清河带来了无限生机。隋唐时期的清河郡(贝州)是地方史上的兴盛时期,这在史书上是有记载的。
当时,清河郡辖属八县,有10万户,“城池高阔,地方繁荣”。清河郡盛产小麦、谷子、大豆,地方上广植桑麻,养蚕织丝,曾称“天下北库”,城内还设节度使一职。不过,由运河而兴的“天下北库”,由于在宋末元初出现河道淤塞,城市很快出现衰弱之势,其中明显的标志是,在这里不再设立节度使。运河水蜿蜒流淌,为清河带来了丰富的物产和繁荣的经济。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的显赫,也使清河在当时显得那么与众不同。清河郡当时有八大姓氏望族——张、崔、房、傅、贝、赐、汲、革。清河还是张姓、贝姓的起源地。在唐代到清代的1200余年中,清河先后出了10名状元,其中,孙伏伽是我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因此,唐代的清河还被誉为“状元之乡”。到了北魏时期,书法家崔浩、天文学家张子信、数学家张丘建等也出生于清河 与运河文化相关,描写运河边城池的文学作品在历史上也名噪一时,比如罗贯中的《三遂平妖传》,是描写北宋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贝州人王则据城起义的故事。
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漕运的兴盛,带动了清河县油坊码头的建设和发展,使得油坊古镇非常繁华,做为清河、威县、南宫等地的商品集散地,被誉为“北方的小上海”。现六个码头遗址保存完好,是大运河重要的遗产点之一,当时远近有名的益庆和盐店旧址仍保留原样。
2014年,国家安排专项资金对码头实施了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
油坊村年逾七旬的王姓老者回忆,据家中老人的口耳相传,在明代至民国初年,清河油坊镇码头,舟来船往,商贾云集。白天桅帆不绝,夜间渔火闪烁,运输十分繁忙,密密麻麻的帆船把煤炭、食盐、粮食、百货日杂等货物运到这里,然后再运往其它地方。油坊码头是大运河上较有名气的水陆码头,物资集散交流中心,是河北清河、威县、南宫、故城以及山东高唐、夏津、武城等地的商品集散地,被人们誉为“清河县的小上海”。
这时航船靠近岸边行驶,在岸边水面上长满了片片荷花和芦苇,有一个小丫鬟尽情玩耍,顺手在水面提起了一支芦苇穗子,发出了一声“姿儿”的响亮声音。康熙皇帝灵机一动,忙问随行大臣;“刚才这个提芦苇穗子发出的‘姿儿’这个字应该如何写?”好多大臣买好皇帝,有一位大臣献殷勤的说;“这是发出的一个声音,应该写做‘吱’字”,又一位大臣说;“应该写做‘呲’字,”康熙皇帝说;“都不妥,那都是动物叫声发出的声音,应该写的字,怎么能用到植物身上呢。”资、姿、次、兹等这些字都不行。这个“姿儿”字真是难坏了随从的各个大臣和太学院的大学士,互相瞪眼面对、挠耳抓腮,毫无办法,无法应对皇帝。还是那位聪明绝顶的直隶府大臣想出来一个好办法说;“中华既然无此字,咱们就一起创造这个字吧。”经过反复研究,论证,一位顺德府的大臣说;“创造这个字必须先有以下几个先决条件,一是得用手提,二是提的是草本植物,三是必须长在水中,生在土中才行,此字应该写成‘扌艹水土’才合适。”康熙皇帝看后很是高兴,此字就这样流传下来。据一些老文人传说,康熙皇帝本是汉人,他非常注重中华千年文明历史,弘扬传承中华文化,还亲手组织编著了“康熙大字典”。“扌艹水土”(提手旁边的草字头、水、土应该是骆立在一起的)这个字只有在康熙大字典上才可以查到,其他字典、文字集成书籍根本没有,成了清河古时一段美丽的传说。
清朝年代的一个秋季,乾隆皇帝去江南视察、游玩,从北京过天津、乘船沿运河南行,来到了清河县油坊镇码头,他在龙船上看到运河西岸的油坊镇,楼房瓦舍、垂杨倒柳、绿树成荫,水中航船轮渡、鹅鸭成群、风景十分优美,便下令停下船来,到此一游。随行的大小官员、御林军卒鸣锣开道,旌旗招展、鼓乐齐鸣、威武雄壮,来到了油坊镇大街上,当地的老百姓闻讯后纷纷赶来看热闹。
当老百姓知道了是大清朝皇帝乾隆来到了自己的家乡油坊镇以后,大家都自觉地跪在了地下,热情迎接当朝皇帝的到来,在大街上黑压压的跪倒了一大片,足有几千人。乾隆皇帝爱民如子,热情地给乡民们打招呼,有一位大臣搬来了龙椅,乾隆皇帝坐在了人群正中间,和邻近的老百姓拉家常,乾隆无意之中发现,所有的人都跪着,只有一个人没有跪倒,还傻乎乎的站在那里,非常纳闷,右手指着那个人大声喝道:“喂!前面那位小伙子,大家都已经跪倒了,你怎么不跪,难道你比当今皇帝还大吗?”那人也高声回话说:“奥!你就是当今北京来的皇帝爷爷呀,我尊重你这个老头,我这不是跪着了吗。”乾隆皇帝很纳闷,这个小伙子跪着怎么比一个常人站着还高呢?难道这是个长得高大特殊的怪人?他站起身来、想看一看这个人究竟多高多大,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怪人。
两个随从太监搀扶着乾隆皇帝,向杨二庄村的青年壮士——李大脚走来(李大脚大名叫李涂山,因父母早亡是个孤儿,两只脚丫子长的像个畚箕,绰号李大脚),乾隆皇帝来到了李大脚的面前,仔细地端详了一番,好生的奇怪,见李大脚身材高大、虎背熊腰、体壮如牛,两耳垂肩、双手过膝、两个脚丫子如同畚箕,面如铜钟、眉清目秀、口正方圆,还是一个漂亮小伙,但他的体型简直是常人的两倍,就像一个黑铁塔的巨人。乾隆对这位体魄、手足都大得出奇的李大脚很感兴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李道:“我叫李大脚”。乾隆笑了笑说:“怪不得叫李大脚,看你长得这两只脚丫子真是大的出了奇了,也真是名符其实。”又问:“你学的什么手艺,识字否”,李大脚说:“不识字,但会些花拳绣腿的武功把式。”乾隆龙心大悦,对李大脚说:“那你就习练一下你的武功,让朕看一看好吗?”
那时李大脚才十八九岁,初生牛犊不怕虎,毫不畏惧、也不客气,就在一块空地上,熟练地打了一趟少林罗汉拳。只见他快步如飞、身轻如燕,上下翻滚、龙腾虎跃、拳脚舞起、力道无穷、呼呼生风,好一个中华武林中的江湖奇侠,观看的众人无不拍手称赞。 乾隆皇帝也是一位武功绝顶的高手,见李大脚使出的全部是武林正宗北少林寺的拳脚,非常喜欢,站起身来好奇的问道:“少年李大脚,你的拳脚不错,教练你的师傅是哪一位?”李大脚说:“是五台山灵隐寺高僧、祖籍葛仙庄的马青老宗师,”乾隆皇帝沉思了一下说道:“马青宗师?有印象,他是不是山西五台山灵隐寺的和尚,他确是北少林武术的绝顶高手,他曾经在五台山孤身大战一群倭寇浪人、维护了国家荣誉。你们清河地出了一位打虎英雄武松、抗倭英雄马青,今天又出了一个李大脚,清河县真是人才辈出啊。”
这时乾隆皇帝身边的禁卫军、大内高手,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如此凶猛的武功高人,谁人还能够抵挡得了,他如果是个刺客,近距离向皇帝发起袭击,那后果不堪设想,都警觉地拔出了兵器,准备护驾。可是乾隆皇帝并不害怕,兴高采烈地站起身来,微笑着说:“好好好,你乃中华真勇士也!”这时旁边一位祖籍是顺德府的大臣向皇帝奏道:“此人,家境贫寒、出身可怜,如果为我当朝所用,只要待他好,他决无反骨。”乾隆皇帝道:“很好,我就让他为我所用。”乾隆皇帝问李大脚:“你今年贵庚,娶妻否?”李大脚说:“我今年十九岁,学的是少林童子功、平生不近女色。”乾隆皇帝又询问了李大脚的家庭情况、知道李大脚是个孤儿,无依无靠、毫无牵挂,是吃百家饭,村民共同把他养大的,乾隆皇帝觉得这个孩子出身可怜,产生了怜悯之心,微笑着对李大叫说:“反正你在家乡没有什么亲人,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毫无牵挂,不如跟着我,在我身边当个保镖护卫,我管你吃喝,你表现得好,我还给你个零花钱,你看怎么样?”李大脚一听、高兴得合不拢嘴,又面对乾隆皇帝磕三个响头,笑哈哈的说:“皇帝大老爷,你真是个大好人,我不奢求什么零花钱,只要让我吃饱穿暖就可以了。”乾隆皇帝觉得这个孩子很幼稚滑稽、也很好玩,倒也挺喜欢他,决定把李大脚带在身边,先编入御林军当个军卒,以后有了功绩再提拔重用。
从此杨二庄村的北少林青年武侠——李大脚,成了乾隆皇帝身边的亲信随从,他以自己的绝顶武功,在几次乾隆皇帝处于生死关头的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保卫了乾隆皇帝的人身安全,立下了赫赫战功,被皇帝提拔为宫中四品带刀护卫,并赐封“玉带郎、引龙侯”官爵。李大脚被奸臣陷害后,乾隆皇帝痛哭流涕,派专人把李大脚的灵柩送回到了家乡清河县杨二庄,下旨让当地府衙、县衙花重金厚葬,谱写了清河县历史上一个光辉人物的英雄篇章。 (小故事来自《清河掌故》)
上一篇: 清河文化简略概述
下一篇: 武松文化与金瓶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