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清河 » 清河文化 » 正文

武松文化与金瓶梅文化

发布时间:2019-04-18阅读数:580来源:县文广新体局作者:清河县石家庄商会

清河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乡,这里世代流传着诸多有关武松、武大郎、潘金莲等人物的原生态故事,其故事与传说远远超出了《水浒传》、《金瓶梅》的描写和讲述,甚至有不少故事大异于以上两部古典小说的版本。


    人们大都是在《水浒传》中知道了武松,“景阳冈武松打虎”、“大闹狮子楼”、“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醉打蒋门神”、“十字坡武松打店”、“武松单臂擒方腊”等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其实,早在《水浒传》成书之前,早就有了关于武松的记载。据宋代无名氏所作史话本《宣和遗事》记载,宋江等三十六人起事中,即有武松的名字;南宋罗烨的《醉翁谈录》中就已有民间艺人讲说的《武行者》故事;南宋末周密史料笔记《癸辛杂记》中辑录的龚圣与的画作《宋江三十六人赞》中亦有《行者武松赞》。之后,有元人红字李二作《折担儿武松打虎》、《窄袖儿武松》,元人高文秀作杂剧《双献头武松大报仇》。《水浒传》的研究者普遍认为,元末明初,《水浒传》的作者把民间传说加工整理成书,武松的故事趋于完整。而到了明万历年间,才有了刻本,使《水浒传》得以广泛流传。
    武松的故事,除在《水浒传》、《金瓶梅》所写以外,清河县还流传着许多《水浒传》没有收录的有关武松的故事,有“武松出世”、“武松学艺”、“武松打鬼”、“武松井”、“武松大闹董家庙(东岳庙)”等十几个。值得注意的是“武松大闹董家庙”,董家庙村,现属南宫县,临清河界,距清河老县城仅几里路,有规模较大的庙会。武松赶庙会,在庙会上痛打恶霸李家五虎的故事,至今在这一带广为流传。
    这些故事在清河的广泛流传,首先是口头传说,即讲故事。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清河县农村多有粉坊、油坊、染坊、豆腐坊等,这些作坊白天是生产加工地,晚上则是聚集众人、消遣时光之地。闲着没事,多来此处听故事。一代传一代,故事也就流传了下来。
    第二种传播形式,是说书艺人说唱。据老年人的记忆,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清河县城和农村,每到庙会和集日,皆有说书艺人设立的说书场、说书摊。曲种形式有木板书、河南坠子、大鼓书等,说唱内容都是水浒人物故事,在清末和民国之交,开始出现说唱“武老二”的(那时还没被命名为《山东快书》),专说武松段子,视观众不同有“荤口”、“素口”,颇受人们喜爱。以至今天的清河人大都会说两句“闲言碎语不用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家住直隶广府清河县,城东八里孔宋庄……”。
    再一种传播形式是舞台表演。过去,清河县的地方剧种有清河乱弹、四根弦等,也多演出武松、武大郎的戏剧;来清河演出的外地演出团体,也多演出武松剧目,因为清河人对武松、武大郎的故事有特殊情感。从元初红字李二作杂剧《折担儿武松打虎》、《窄袖儿武松》开始,到后来的《武松打擂》、《挑担武松》、《武松打虎》,一直到今天的《武大郎正传》等,不一而足,都是清河人爱看的。
    武松、武大郎的故事从历代流传到今天,深深烙印于清河人的心中。相关部门对武松、武大郎的传说分别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九十年代末,进行过两次大的搜集整理,出版了《清河掌故》、《清河民间文学集成》、《武松武大郎潘金莲的传说》等,另有《武松的传说》、《武大郎传奇》专著,而且还新编、上演了古装京剧《武大郎正传》。
    如今走进清河县,随处可见以武松名字命名的街道、建筑、宾馆、社会团体、商品,本土作者还创作了诸多有关武松的专著及艺术作品,到处都在延续着武松文化的传承。
    2004年在河北省燕赵历史名人评选活动中,武松与廉颇、荆轲、张飞、赵云等人并列“燕赵八英”。
    2006年,中国民协命名清河县为“中国武松文化之乡”。

    2007年,《清河县武松、武大郎的传说》,被列入河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武松文化与清河
    武松是清河的一张文化王牌,是清河的城市名片,其故事的生动性、民众的偏爱度、社会的影响力、文化的生命力和在清河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无可替代的。武松“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畏强暴、迎难而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给予清河人特有的文化滋养,激励着一代一代清河人刚直勇敢、拼搏进取、迎难而上,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1、武松打虎雕像
    清河县委、县政府把武松精神提炼为“敢创伟业、誓争一流”的清河精神,去鼓励清河的弄潮儿创办企业、发展经济。与此同时,清河县首先由民间集资,在街头修建了武松打虎雕像。只见汉白玉雕像上的武松,跨骑在猛虎身上,高举铁拳,横眉怒目,威风凛凛,令人敬慕。
    2、武松公园
    1996年,清河县政府投资1600万元在县城中心三羊东街北侧建设了占地165亩的武松公园。公园于1997年3月破土动工,5月完成第一期工程,并对游人开放。
    武松公园总体布局形同二龙抱珠,气势宏大,雅趣横生,园内花木葱郁,植花木10万余株,一百多个品种。主要建筑和景点有公园正门、影壁、大型汉白玉武松打虎雕像、东西景阳冈、东西水泊湖、生肖园、动物园、六合塔(武松塔)、莲台寺、碑林、儿童乐园、游乐场及玫瑰园、珍珠梅园、腊梅园、牡丹园、三八女桢林、青桐林等30余处。亭、台、楼、榭、桥、廊、林、苑均按高规格构筑,园中山水环抱,泉喷翠玉,花斗奇艳,垂柳环湖,波光粼粼,佳木繁荫,曲径通幽,处处皆有鬼斧神工、人间仙境之感。目前,武松公园已成为清河县人民群众休闲健身的最佳之地,每天接待游客上千人。
    县政府为了弘扬武松文化,还命名了武松大街、武松武校、武松酒厂等建筑物和企业,使武松文化的传承有了坚实的载体。

    

    二、武大郎事迹

    武植,就是我们当地传说中的武大郎。但是,传说中的这个武大郎与小说《水浒传》、《金瓶梅》中的武大郎,却是截然相反的两个形象。小说中的武大郎是“三寸丁、谷树皮”以卖烧饼为生,是个窝囊废的形象。而几百年来,在清河当地一直流传的说法是:武大郎身材高大,相貌堂堂,进士及第,曾任山东阳谷知县。其妻潘金莲也是个大家闺秀,知书达理,是贤妻良母。
    传说武大郎少年时曾经给富家子弟当陪读,二人因此结为盟兄弟。朝廷开科取士,富家子弟名落孙山;武大郎因为学习用功,考中了进士,当了阳谷县令。后来富家子弟因家中房屋被火烧光,无奈到阳谷投奔武大郎。由于武大郎忙于政务,慢怠了盟兄弟。盟兄弟在回家时一路编排武大郎的臭报。盟兄弟回家一看,却傻了眼:原来武大郎早派人回清河帮他修建了家园。盟兄弟连忙原路返回涂擦臭报,可是已经晚了,南来北往的民间艺人根据臭报的内容已经以讹传讹,宣传开来,歪曲了武大郎形象,后来就被编进了《水浒传》,这才造成了千古奇冤。熟悉清河当地民情风俗的金陵笑笑生,又从《水浒传》中辟出一枝,写了以清河为故事背景发生地的小说《金瓶梅》,这才使武大郎和潘金莲的形象进一步被歪曲和丑化。
    史载,武氏夫妻二人和睦恩爱,育有四子。武大郎的墓碑铭文就是最有力证据:“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爱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后裔,后徙清河县孔宋庄定居。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似,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 。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毁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武公,以示后人,是为铭记焉。”
    小说中的武大郎和潘金莲的形象已经定型,任何人也难以改变。但是,在清河县,人们对武大郎和潘金莲的认识却没有受小说的影响,人们仍然把武大郎和潘金莲当作正面形象的人物来看待。不但如此,清河县武家那村的武姓家族的人们,还以武大郎为他们家族的先祖,因为武大郎的坟墓至今还在;武家那村北边黄金庄的潘家,也说潘金莲是他们的老姑奶奶,谁要说潘金莲的丑话、坏话,整个潘家都不允许。而且有潘氏家谱为证,据潘氏家谱记载,潘氏先祖于北宋末年在贝州为官,是从江西迁来在清河黄金庄落户的。这个说法,武家那村的武姓家族的人们、黄金庄村潘氏家族的人们至今都深信不移。
    武植墓
    现在的武大郎墓、就是武植墓,位于清河县武松东街武家那村南(原来武家那村叫孔宋庄);墓地周围修起了围墙和大门,大约有5亩地面积;进了大门,是墓前的3间祠堂,祠堂内东有武大郎石塑雕像一座,正襟危坐,仪表堂堂,坐东面西,室内墙壁悬挂的是施耐庵后人、广宗县画家施胜辰所画图画,画附文字,大意为施家先人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对武大郎、潘金莲的描述纯属小说之演绎,与历史之武、潘大相径庭,并对施家先人对武、潘在小说中的歪曲表示歉疚。西面有橱窗,展览着一些武大郎墓出土的文物;另外,还有辑印成册的在清河县流传的武大郎的民间传说;橱窗前是石碑一块,是乾隆十六年岁次壬申立的,主要内容为武大郎后人颂扬先人功德,崇敬先人,并追念先人所栽树木若干,警告世人不得在此捣乱,以免有不敬先人之嫌,以护佑祖先墓室,碑后有武氏后人名单70多人。
    出了过堂屋,顺甬道向北,迎面是一通石碑,石碑正面写有“武植墓”三个篆书大字,背面为武大郎生平介绍,碑文记载:武公名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后裔,后徙清河县孔宋庄(现名武家那)定居,卒后归葬于清河县城东八里孔宋庄……。
    再往北十几米,就是高约四丈,周长十五丈多的武大郎墓室了。1992年,武大郎墓被人们挖开发现,墓是圆井型构造,拱形圆顶,顶部已经被破坏,墓室内堆满淤泥。墓室直径一丈五寸,距地面高约一丈五尺深,推算总高度约两丈五尺以上,墓壁是用长条形大青砖叠砌而成,墓底部以两层平砖灌浆铺成。北侧四尺五寸处有一个壁龛,就是放浆水罐的小壁穴;南侧为墓室通道,宽二尺四寸,以三层“人”字形条砖密封墓门,有被挖掘痕迹,东面壁上吊悬棺的铁链环残部还存在,墓穴底部清理出骨殖一具,骨骼粗壮,经测量,骨架总长度为五尺六寸七厘,就是1.89米;这样长的骨架,应该是一位身材高大魁梧、仪表堂堂的男子汉;骨殖外的衣冠已腐烂,呈灰褐色,无法提取,头部有玉石帽花一枚,但已破碎。
   1994年,河北《大众文艺》月刊第五期发表了《发掘武大郎墓纪实》一文,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1994年,县政府投资30万元对武大郎墓进行恢复性修复,并修建了武大郎祠堂供游人参观游览。2005年,县政府又投入10万元,对武大郎墓墓室进行维修,并在祠堂院内种植花草树木。现在,武植墓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武大郎墓的游客不断增加,2014年接待量5万余人,现有景区已不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县委县政府决定扩建武大郎墓景区,完成了《河北清河武大郎文化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把该景区策划为“一轴六区”:一轴为中部景观轴,即景区大门至现武植祠;六区包括武大郎墓观光区、文化展览区、戏剧演绎区、园林休闲区、百花休闲区、广场商业区六个区。


    三、金瓶梅与清河
    《金瓶梅》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由文人创作的现实主义长篇之作,小说“借宋写明”,真实地描写了明朝中叶的市井生活,小说所描写的故事发生地就是河北清河。打开《金瓶梅》,清河人熟悉的人物、风俗、方言、饮食等等扑面而来。
    清河东临京杭大运河,北依黄河故道清凉江,属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据《嘉靖广平府志》载,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置清河郡(治在清阳县,即今清河县地),因境内有清河流经而得名。 
    1,史上清河航运发达 
    《金瓶梅》中故事场景是沿运河一线。西门庆的经商贩卖,不论是去扬州贩盐还是着家人往湖州买绸子、去松江贩布,都是水路船运;西门庆结交权贵、迎朋送友走的也多是水路,如第三十六回:“西门庆使来保往新河口,打听蔡状元船只,原来和同榜进士安忱同船。”第四十九回:“预备大桌面酒席,打听蔡御史舡到”等等,书中的故事情节有着浓郁的运河文化氛围。 
    《金瓶梅》中,清河县是一个航运发达、街市喧嚷的“好繁华所在”。历史上,清河曾为郡、国、州治所,为一方繁盛之地。1411年山东重开会通河后,南北贸易逐渐兴旺,清河邻近的临清成为仓储和转运重镇,宣德间建钞关,为七大关之首;弘治年间升为州,成为北方最大的粮食和纺织品贸易中心。当时有所谓“南有苏杭,北有临张”的说法,便是指京杭大运河沿岸四大著名商埠:苏州、杭州、临清市和张秋镇。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清河县有条件作为《金瓶梅》所描写的市井生活的背景。 
    2,清河县城颇为繁华 
    书中第八十一回有写清河县城晚景的一篇赞词:“十字街荧煌灯火,九曜庙香霭钟声。一轮明月挂疏林,几点疏星明碧落。六军营内,呜呜画角频吹;五鼓楼头,点点铜壶双滴。四边宿雾,昏昏罩舞榭歌台;三市沉烟,隐隐闭绿窗朱户。两两佳人归绣幕,纷纷仕子卷书帏。” 
    对照民国时期的清河县城,仍依稀可见《金瓶梅》中描写的清河县城的影子。民国年间《清河县志》记载:“城圆形,非正圆,微带椭形。城内街衢一纵一横,宛如十字。据全城言,又如龟形,南北距离稍远,东西稍近。南北街小资本饭馆、茶铺及小商店列肆栉比,杂以居民。西街多住户。东街虽无多富商,而鱼次林立,门面整洁,比较他街,尚属繁盛……” 
    虽然书中描写清河县城具体环境之处不多,但是所写的临清钞关、码头、晏公庙、广济闸大桥、临清闸、二闸、新河口、流沙河等,都是山东临清实有的地名。明代直隶广平府清河县在临清州西北,阳谷则位于临清西南,临清、清河、阳谷呈三角形分布。书中80回以后随着陈经济的活动,清河至临清的路线、里程写得很清楚真切。 
    3,民间传说与武大郎潘金莲有关 
    《水浒传》中,武松“思乡,要回清河县去看望哥哥。”阳谷县前,巧遇武大,听大哥说起“搬来这里赁房居住”。此后见嫂子、丧大哥、狮子楼杀奸夫,都是在阳谷县闹得沸反盈天。到了《金瓶梅》中,武大、武二成了山东阳谷县人,故事的地点搬到了清河县,清河当地至今流传着许多关于武松、武大郎和潘金莲三人的传说。 
    武大郎品貌俱佳 
    据考证,北宋末年确有武大郎、潘金莲其人。他俩分别是清河县相邻的孔宋庄和黄金庄人,孔宋庄即现在的清河县武家那村。据县志和武氏家谱所记,武大郎实名武植,因排行老大故名武大郎,是人品才貌俱佳的寒门秀士,曾中进士,被宋徽宗钦定为阳谷县令。在任期间为官清正,平反冤狱,治理河患,做了不少好事,相传当地人曾给他立过功德碑。
    潘金莲是贤内助
    潘金莲则是当时贝州(清河县属其治)州官潘知州的千金小姐,非“潘裁缝”之女。她择嫁武大郎,成了贤内助,使武植越发勤奋而终于进士及第。夫妻俩恩爱得很,生有四子,白头偕老。阳谷清河一带,至今流传潘金莲这位贤妻良母的懿行佳话。 

    1992年冬,武家那村武氏族人挖掘了位于该村东南的武大郎古墓。墓穴呈圆井形结构,为青砖所造,棺木南北系用铁链吊存,是座悬棺墓,未发现遗物尚存。根据武大郎现存骨骼推算,他生前身高应为1.89米的魁伟大汉。

 

    4,市井方言 《金瓶梅》的方言是河北方言 

    作为一部以市井语言为主要题材的现实主义文学名著,《金瓶梅》对方言俚语的运用很是精妙。朱星先生曾引用相声大师侯宝林的话说:“《金瓶梅》的方言是河北东南部接近河北的方言。”此说很有道理。翻开《金瓶梅》,犹如走进清河的乡村里巷、街头、家庭,吹灌满耳的尽是些方言俗语、土词儿、乡音。 


    饺子称“扁食”,吵架叫“合气” 。

    第8回:“又做了一笼夸馅肉角儿。” 第16回:“做了些葱花羊肉一寸长的扁食儿。” 《清河县志》载:饺亦曰扁食儿,寸长,月牙形,煮食之:蒸角亦日蒸包,二寸许,蒸食之。潘金莲做的“角儿”即此。若蒸角儿个头在半尺以上,俗谓“合子”,如第72回有“黄芽韭菜合子”。  吵架称“合气”(合,音gě)。  第1回“原来潘金莲自从嫁了武大,……甚是憎嫌,常与他合气。”  第9回“你可备细说与我,哥哥和甚人合气,被甚人谋害了?”  第64回“如今春梅姐,又是个合气星,天生的都出在他一屋里。” 


    风俗习惯 清河味儿十足 

    《金瓶梅》里的日常生活显然也是清河味十足。“棉瓜儿”比喻女子皮肤好  第13回西门庆说李瓶儿“怎的生得白净,身如棉花瓜子一般”。魏子云先生在《金瓶梅注释》中说:“弹妥了的棉花,在纺线之前先把棉花做成巴掌大小块块。这种块块,俗谓之‘棉瓜儿’”。其实生活在棉产区清河的人都知道,将去籽的皮棉弹成絮后卷成的卷儿叫做“瓜儿”,一卷棉花就是“一瓜儿瓤子”。 


    “摔老盆”是清河出殡习俗 
    书中第65回,发丧殡葬李瓶儿时,“那女婿陈经济跪在柩前摔盆”。第80回,西门庆命丧黄泉后,“临棺材出门,陈经济摔盆扶柩,也请了报恩寺朗僧官起棺。”摔盆也叫“摔老盆”,死者发丧起棺柩时的一种仪式,指抬起棺材将走向墓地时,把事先准备好的瓦盆由承祧人摔碎,是清河民间古老的传统习俗,沿袭至今。 

    书中写李瓶儿、西门庆先后丧葬,都是女婿陈经济摔盆儿,这非常吻合清河传统习俗。因为李瓶儿死时,西门庆的儿子官哥儿已经夭亡,绝了子嗣,清河俗语有“一个女婿半个儿”的说法,所以由女婿陈经济作为继承人摔盆;西门庆死后,虽然吴月娘生了个遗腹子,但是太小,所以继续由女婿承担摔盆的任务。 


    “出城三里吃甜水” 
   清河老城区自古无甜水,有“出城三里吃甜水”之说。嘉靖29年(1550)《清河县志•地理卷•山川古迹》载:“华家井,距(城)西南三里许。邑居多斥卤,井泉苦咸,不可用,惟此井水味甚甘洌,邑人赖之。”又曰“华家井在白虎岗前。”华、花同音,即现在的花家井村,白虎岗即一大沙岗,上有一古老砖井,俗谓高井。第37回写韩道国、王六儿夫妻二人讨好西门庆“早起往高井上叫了一担甜水,买了些好细果仁,放在家中,还往铺子里做买卖去了。” 
   至少宋元以来直到“文革”前夕,清河古城内居民每天往返五六里路到花家井的沙丘高井上打甜水吃。后来由国家拨专款在城内钻成深水井,才结束了无甜水的历史。所以吃甜水对当时城内居民来说是一种奢侈,一种特殊的待遇。如果作者对当时清河县城区的生活不是极为熟悉的话,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来这样的细节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作为故事中的生活原型,还是“杂取各处”被艺术化的“清河县”,《金瓶梅》这部旷世奇书都与清河有着割不断的联系。
   2010年8月21日至22日,第七届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在清河召开。讨论会为期两天,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加拿大、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金学研究学者相聚清河,大家踊跃发言讨论,交流研究《金瓶梅》的心得体会,分享研究成果。
   近年来,清河县大力实施“文化兴城”战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研究。1989年,清河县《金瓶梅》研究会成立。2006年12月,清河县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金瓶梅》文化研究基地”,吸引着众多研究者前来实地考察。


在线客服电话

13582016061

在线客服